发布时间:2020-10-29 浏览次数:1013
本文转载自《动脉网》
疫情以来,互联网医疗价值凸显,只有医生拥抱互联网、积极“上线”,才能进一步推动这种新事物的发展。同时,互联网医疗也能为医生提高工作效率、扩大服务半径、塑造个人品牌。
近日,在微脉99健康日活动中,以用户评价为主评选出一批人气医生,动脉网从中采访到4位来自不同医院、不同科室的医生,希望通过他们的经历,更加真实地展现互联网医疗与医生之间的故事,展示医生群体“互联网+”的创新活力。
退休儿科专家线上“发光发热”
陈婉姬是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的儿科主任中医师,更是浙江知名儿科中医专家,退休后被医院返聘继续出诊,依旧是一号难求。
面对看不完的患者,陈婉姬选择拥抱互联网。她积极投身互联网医疗、勇于“吃螃蟹”尝试新事物,在线上为患儿家属答疑解惑。
对医生来说,忙碌是常态,陈婉姬也不例外。除了是临床医生之外,陈婉姬还是浙江省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省中医儿科专业委员会常委,要承担相应的教学工作、社会事务。
陈婉姬,受访者供图
此外,陈婉姬在30余年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并多次获奖,编写了《古今中医儿科病辨治精要》等专著2部,主持多项省厅级科研项目;拥有2项国家发明专利,作为第一发明人自主研制开发的小儿健脾膏获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和国家发明专利。
“经常加班,下班后累得要喘口气才回家。”陈婉姬说,2019年办理退休时,她有500多天积休假没有休。
然而,忙碌并未阻止陈婉姬对新事物的好奇和尝试,因为患儿需要她,她也喜欢儿科医生这份工作。早在互联网医疗发展初期,陈婉姬就从同事口中了解到,可以在网上给患者回答问题。她试着注册了账号,利用业余时间与患儿家属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陈婉姬发现仅用碎片时间就能帮助更多患者,便一发不可收拾。到目前为止,她常用的问诊APP已经有八、九个。
陈婉姬经历了互联网医疗从图文咨询到视频问诊、电话问诊以及团队服务的一系列过程,不断适应各个平台的医生端APP操作。“这个过程很繁琐,但是熟能生巧。”
接触互联网医疗以后,陈婉姬更忙了,但她却乐在其中。这样的专家级医生,是如何协调线上线下工作的?“线上线下无非是空间差异,它们并不是割裂的,实际上可以结合得很好。”陈婉姬说,尤其是通过微脉这样的本地化互联网医疗平台,能将线下患者的管理和服务延长到线上,形成延续。
在陈婉姬看来,互联网医疗扩大了服务地域范围、时间范围,使医疗服务更有连续性,最大限度发挥医生的服务能力,患者就医更方便;她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远程带教基层医生。
陈婉姬在线下给小患者看病,受访者供图
采访中,陈婉姬讲话轻声细语,带着江浙人特有的柔软口音。在线下,陈婉姬被患儿称作“陈奶奶”;在线上,她也保持了这种细致与温柔。在微脉平台上,陈婉姬的1200多条患者评价中,最多的就是细心,在其它网络平台也被称赞有医术更有医德。
“我很满意现在的状态,有喜欢的工作,也有喜欢的生活。线下工作比退休前少一些,更多重心放到线上,散步、出游的碎片时间就能完成。”陈婉姬说,她不想成为一个只会用老年机的医生,而是要紧跟互联网潮流、利用技术手段,充分发挥余热。
不放弃任何一个患者
今年疫情暴发后,湖北省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被确定为荆州市首批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救治医疗机构。随着患者逐渐增加,医院收治规模达到13个病区、346间病房、1003张病床,成为全市收治危重症患者最多的定点医院。
面对繁重的救治任务,医院的医护人员自然是捉襟见肘。一方面,广东省医疗队奔赴荆州驰援,另一方面,医院除了呼吸与重症医学科、感染科等关键科室全部冲向前线,其他科室的医护人员也踊跃报名,进入隔离病房,补充一线救治力量,消化内科的张艳便是其中之一。
疫情期间张艳在隔离病房,受访者供图
进入隔离病房后,张艳的主要任务是执行已经制定好的治疗方案,方案由院内专家、广东医疗队专家等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最新版诊疗方案,对患者进行会诊后制定出来;同时,张艳还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反馈给专家组。
“这期间,广东医疗队对我们的支援不只是线下,还有线上。当时,身在广东的专家也能对我们收治的重症患者进行远程会诊。”张艳回忆称。
因疫情蔓延,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原定大年初四门诊正常开诊的惯例取消。医疗资源大量向新冠患者救治聚拢,医院因防止交叉感染无法正常收治普通患者,患者因小区或社区封闭管理无法出门……多重因素影响下,普通患者怎么办?
一边是新冠肺炎患者,一边是普通患者,作为一名医生,在张艳心中每个患者都不能放弃。
此时,医院采用了多项措施满足患者需求,例如开通24小时咨询热线,在微脉平台开通多科室的线上咨询,以及在确保防疫安全的情况下,陆续开通部分门诊。
“我们科室早在2016年就开始与微脉合作,开展线上服务。”张艳说,当时她牵头组织科室医生入驻微脉,上线团队咨询服务。消化内科日均门诊量在200-300人次左右,是医院门诊量靠前的科室之一。上线互联网服务后,张艳和同事们开始对患者、尤其是慢病患者进行线上线下一体化管理,减少患者来院次数。
经过4年积累,张艳和同事们已经积累了充分的互联网服务的经验,疫情来临后,他们除了在线下参与一线抗疫之外,还利用院外时间处理普通患者问诊,解决普通患者的燃眉之急。
张艳在日常工作中,受访者供图
在张艳看来,互联网医疗既为日常寻医问诊带来便捷,也让疫情期间兼顾新冠患者和普通患者成为可能。此外,由于微脉平台会根据时间节点组织线上的专病义诊、专家团队义诊,为医生和医院进行推广,医生和医院面对的患者人群更多,影响力也得以提升。
线上服务促进个人品牌和能力提升
接到采访电话时,云南省昆明市延安医院的儿科主治医师纳晨正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参加扶贫攻坚工作。扶贫期间,纳晨的主要工作是给当地小患者看病,帮助当地县医院建立新生儿救治中心。同时,纳晨也没有放下他坚持了6年的事——互联网医疗服务。
2008年从兰州大学毕业后,纳晨考入昆明市延安医院,2014年开始从事儿科门急诊工作。在门诊接触的小患者越来越多,也就有越来越多家长问纳晨要微信,喜欢结交朋友的纳晨欣然接受了要求,和家长们加为好友,并利用业余时间免费答疑。
随着时间推移,在线下,纳晨已累计接诊13万人次,且零投诉。在线上,微信加了3000多名家长,加入了多个“妈妈群”,他长期通过互联网活跃在家长中间,做科普和病情随访。不少家长都主动在朋友圈推荐纳晨,将他视为心目中的“宝藏医生”。
今年疫情暴发后,纳晨入驻微脉,将自己6年来的积累通过第三方平台发挥更大价值。微脉平台显示,纳晨收到的患者评价大多是“一直信任的纳医生”“每次孩子生病都找纳医生,好几年了,值得信赖”“一直听说纳晨医生很不错,今天第一次问诊,真的很好”。
纳晨开始扶贫攻坚以后,利用互联网服务的患者更多了,不仅继续为昆明及其他地区的患者问诊,还在网上为怒江当地小患者对接医疗资源。
留下联系方式,获取医疗行业专家专属服务
留下联系方式,获取医疗行业专家专属服务